基督教懷恩堂 04-06-2025

6515 Corporate Dr, Suite Q, Houston, TX 77036

聚 會 項 目時 間
英語崇拜 English Worship主日 9:15 am – 10:00 am
主日國語崇拜 Mandarin Worship主日 10:15 am – 11:30 am
兒童主日學(英文)主日 10:00 am – 11:20 am
成人主日學主日 11:30 am – 12:00 noon
週五線上查經週五 8:00 pm – 9:00 pm

證道題目:十架七言第六言「成了」  

經文:約翰福音 19:29-30

講員:唐宏階牧師

日期:April 06, 2025 部分證道內容

基督教不是來自馬丁路德,而是植根於舊約裏頭。這個源頭,就是舊約,就是耶和華神透過希伯來這個民族,來向世界宣揚。

大約主前兩千年,神就透過亞伯拉罕,要賜給他一個國度,君王也從他而來。於是,整個希伯來(以色列)民就開始等待。他們等候了兩千年,終於,路加福音第二章,神的話語實現了。

路加福音 2:25-32,「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面,這人又公義又虔誠,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,又有聖靈在他身上。他得了聖靈的啟示,知道自己未死以前,必看見主所立的基督。他受了聖靈的感動,進入聖殿,正遇見耶穌的父母抱著孩子進來,要照律法的規矩辦理。西面就用手接過他來,稱頌神,說:主啊,如今可以照你的話,釋放僕人安然去世!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,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,是照亮外邦人的光,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。」

西面所見證的救恩,就是主前兩千年前耶和華曾經應許亞伯拉罕的。

~  ~  ~  ~

那麼,以撒、雅各、摩西、約書亞、大衛、所羅門、眾先知,是否沒有領受過這「救恩」的信息?不是,他們也照樣領受「救恩」的應許,只是他們還沒有看見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。他們只能在聖殿的祭物裏頭,領會「救恩」的含義。

原來,耶穌在約翰福音5:45-47如此評論剛硬無知的文士祭司長 「不要想我在父面前要告你們,有一位告你們的,就是你們所仰賴的摩西。你們如果信摩西,也必信我,因為他書上有指著我寫的話。你們若不信他的書,怎能信我的話呢?」

所以,雖然摩西要求以色列人遵守誡命、獻上祭物等等,重點不在於外表的活動,而是要求以色列人必須憑著「信基督」的心,透過這些獻祭來表明出來。

~  ~  ~  ~

那麼,路加福音第二章,西面所說的「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」到底是指什麼?

其一就是指向耶穌才是真正的羔羊,正如約翰福音1:29所宣告「看哪、神的羔羊、除去(背負)世人罪孽的。」

其二就是告訴世人,耶穌是如何死在十字架上。耶穌的死,是一個完全順服的死。不像兩旁的強盜,因著罪惡而死。耶穌的死,不是一個「錯誤的」死,而如以賽亞書53:10所說的「耶和華卻定意(喜悅)將他壓傷、使他受痛苦。」

就因為祭司長、文士、長老不明白(讀不懂)以賽亞書五十三章的教導,他們就這樣解讀十字架上的耶穌,他們說「他救了別人,不能救自己。他是以色列的王,現在可以從十字架上下來,我們就信他!他倚靠神,神若喜悅他,現在可以救他!因為他曾說:『我是神的兒子。』」 (馬太福音27:42-43)

與此同時,因著神的恩典,門徒約翰明白(讀懂)以賽亞書53:10的教導,所以,他在約翰福音19:30如此記錄耶穌十架七言第六言「耶穌嘗了那醋,就說:成了!便低下頭,將靈魂交付神了」

~  ~  ~  ~

結論:「成了」就是舊約亞伯拉罕以及今天基督徒信仰的基礎、信仰的磐石。耶穌的死,是發生在歷史的時間與空間裏,故此,是一次性受死、一次性成全。也因為這樣,眾教會不能亦不可「重演」耶穌上十字架。

「成了」也正式告訴基督徒,地上沒有一樣罪、地上沒有一個陰影、地上沒有一個糾結是大過耶穌的寶血,以致這些罪惡與問題不能得赦免、不能被耶穌的血洗淨!

「成了」是基督徒真正得「自由」的基礎。既然上帝已經在基督裏,將信徒的罪與汚穢丟進深海裏(彌迦書7:19),那麼,基督徒不需再懼怕良心的指控,基督徒可以懷著自由開朗的心,做神要他們做的事情!

~ ~ ~ ~ ~ ~ ~ ~ ~ ~

海得堡要理問答

Heidelberg Catechism

第十四個主日

35 問 : 「因著聖靈感孕,從童貞女馬利亞所生」是什麼意思?

答 : 雖然基督與神同永恆同尊榮,祂仍借著聖靈的工作,用了童貞女馬利亞的肉和血成為一個真實的人;這樣基督就成了大衛的後裔,使祂在凡事上都與祂的弟兄相同,只是祂沒有犯罪。

36 問 : 聖靈感孕和基督的降生,與你又有什麼益處?

答 : 祂成為我們的中保,並且用祂無瑕疵無玷污羔羊之血除去我在神面前一切大小的罪孽。

~ ~ ~ ~ ~ ~ ~ ~ ~ ~

牧師分享04-06-25      耶穌是誰?(一) 

約翰福音讓我們認識耶穌是誰。裏面有七個「我」是。約翰福音第一個「我」是,記錄在6:35「耶穌說:我就是生命的糧。到我這裡來的,必定不餓;信我的,永遠不渴。」

耶穌就是「生命的糧」。在舊約,以色列人在曠野寄居四十年,他們靠什麼維持生活,就是每天吃耶和華所預備的嗎哪。這個嗎哪,預表耶穌基督。嗎哪除了維持以色列人曠野肉體的需要,同時也提供了救恩。因為這「嗎哪」指向日後有一位神的兒子,從天而降,將自己身體擘開流血,賜給凡願意相信耶穌的以色列人與外邦人。

為什麼?因為約翰福音六章,眾猶太人要求耶穌像摩西一樣,每天提供肉體的糧食,但是,耶穌說,今天祂帶來的是更長存的糧食、靈魂的糧食,因為約6:32-33記載「 耶穌說: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:那從天上來的糧不是摩西賜給你們的,乃是我父將天上來的真糧賜給你們。 因為神的糧就是那從天上降下來賜生命給世界的。」

照樣,教會聖餐提醒我們,這是耶和華在新約時代賜給以色列人和外邦人存到永恆的食物。這是靈魂食物、這是罪得赦免食物。故此,基督徒不再是爲今生的美味勞碌,而是每主日,來教會領受神所賜的永生食物。

唐宏階牧師 April 06, 2025 教會週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