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馬書(24)隨從聖靈的人

約翰福音第三章,記載尼哥底母夜間去見耶穌,問他有關神學課題。但是,耶穌馬上對他說,人若不重生,就不能見神的國。

今天許多人熱衷探討宗教課題,如果某些課題不能通過他們理性的標準,他們就加於懷疑或否定。但是,耶穌清楚教導,世人如果沒有聖靈的重生,就不能進入天國。

換言之,聖經強調重生必須先於理性的認知。因為始祖亞當墮落後,他的理性已經失焦。亞當的理性開始傾向虛假、傾向自大驕傲等等。換言之,世人的信心是建立在自己的能力、理性、經歷、標準上,不能建立在神兒子耶穌基督這個標準上。

我們再看羅馬書1:20-21:「自從造天地以來,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,雖是眼不能見,但借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,叫人無可推諉。因為,他們雖然知道上帝,卻不當作上帝榮耀他,也不感謝他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,無知的心就昏暗了。」這豈不是很清楚教導,世人如果沒有聖靈的重生,他們永遠不能明白基督教真理,永遠不能接受基督的福音嗎?

這就是羅馬書 8:5-8所描述的,基督徒和羅馬書ㄧ章的世人的確有區別。保羅說:「5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;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。6體貼肉體的,就是死;體貼聖靈的,乃是生命、平安。7原來體貼肉體的,就是與上帝為仇;因為不服上帝的律法,也是不能服,8而且屬肉體的人不能得上帝的喜歡。」

雖然如此,基督徒仍然會掉落惡者的陷阱、仍然會掉落舊亞當那失焦的理性。就如門徒彼得,在神的啓示下宣稱耶穌是彌賽亞,但是,當耶穌向他們解釋這彌賽亞必須受苦、被人出賣釘在十字架上,彼得就開始體貼肉體的意思,認為神的兒子怎能掛在十架被神詛咒呢?這是不符合罪人理性的標準。

彼得不止這一次失敗,登山變像,彼得要在山上為耶穌搭帳棚;彼得問耶穌需要饒恕弟兄幾次;客西馬尼園他沒有與主一起儆醒禱告;用刀子削掉大祭司僕人的右耳;耶穌被抓後,三次不認識主。(還包括隱而未現的罪念,詩篇19:12;40:12)

但是,耶穌基督的拯救是徹底、是有始有終、是信實。耶穌這位尊榮大祭司已經為彼得禱告,叫他不至於永遠順從肉體的意思,他必要重新被建立在基督的福音上,不是建立在自己遵行多少的律法上(路加福音22:31-32)。

故此,一個蒙受神恩典、蒙聖靈重生的基督徒,他還會繼續跌倒,繼續與罪惡掙扎,但是,每次失敗後,他必然重新得力,重新服從神的律法,因為他已經屬於基督,他已經擁有得救確據,因為耶穌應許過:「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;到我這裡來的,我總不丟棄他。⋯ 差我來者的意思就是:他所賜給我的,叫我一個也不失落,在末日卻叫他復活。」(約翰福音6:37,39)阿們。

唐宏階   Daniel Tong August 22, 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