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太福音 08 入口的不能污穢人

經文:馬太福音 15:1-20

有一次,法利賽人和文士、來見耶穌說、你的門徒為甚麼犯古人的遺傳呢。因為喫飯的時候、他們不洗手。

法利賽人和文士都熟悉摩西的律法。而摩西的律法確實分為三個層次。第一、道德律moral law ,例子十條誡命。第二、是利未人事奉神的潔凈之律ritual law,例子利未記16:26的「那放羊歸與阿撒瀉勒的人、要洗衣服、用水洗身、然後進營。」第三、民間生活之律 civil law,例子出埃及記21:32 的「牛若觸了奴僕、或是婢女、必將銀子三十舍客勒給他們的主人、也要用石頭把牛打死。」

跟著,耶穌指出他們真正的毛病。耶穌就說,十誡要求當孝敬父母。又說、咒罵父母的、必治死他。你們倒說、無論何人對父母說、我所當奉給你的、已經作了供獻。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。

法利賽人可以教導年輕人,如果你將你的財物奉獻給聖殿,分別為聖,那麼,這年輕人就可以不供養父母了。這就是拉比(文士)的傳統。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傳統,就可以將神的第五條誡命視爲次要。

於是,耶穌繼續引用以賽亞書29:13說,『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、心卻遠離我。他們將人的吩咐、當作道理教導人、所以拜我也是枉然。』

問題出在哪裏?就是他們錯讀神的律法,錯誤釋經學。換一句話說,他們有很多聖經的數據,但是他們的耳朵與心沒有真正受割禮。(參耶利米書 9:25)

他們沒有首先去瞭解神的道德律,而是只停留在潔凈之律 ritual Law與生活之律 civil law。所以,耶穌在馬太福音23:23 再次指控他們問題的所在,「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。因為你們將薄荷、茴香、芹菜、獻上十分之一。那律法上更重的事、就是公義、憐憫、信實、反倒不行了。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、那也是不可不行的。」

在馬太福音23:23,法利賽人只注重聖殿獻祭的細節,但是,他們逃避去面對神的道德律(十誡)。這就是每個人的通病,以爲自己遵守了律法,而不再需要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的代贖之工(特別是耶穌代表罪人遵守一切的道德律)。

故此,耶穌才講了「入口的不能污穢人、出口的乃能污穢人」這個比喻。法利賽人聽完後,不服氣不能接受(原文是跌倒)。

為什麼不服氣耶穌?因為法利賽人心想,耶穌你是幼輩,何況你只是一個木匠的兒子,我們認識你的母親馬利亞、認識你的弟弟與妹妹。你只是一個人,你憑什麼權柄教導我們?

就是因為他們的耳朵與心還未受割禮,耶穌才進一步說,凡栽種的物、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、必要拔出來。任憑他們罷。他們是瞎眼領路的。若是瞎子領瞎子、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裏。

他們是眾猶太人的老師,但是,很可惜,他們的解經有問題,他們在散播偽教義、偽福音。他們所撒的稗子,雖然暫時可以與麥子一起成長,但終有一日,神要將他們的耕作連根拔起,他們將要面臨火湖的審判。

結論:從以斯拉回到耶路撒冷修建聖殿直到耶穌的誕生,拉比(文士)們對舊約聖經的解釋已經基本上定型。這種對聖經的解釋,就是他們的傳統(古人的傳統)。主後二百年,耶戶達拉比Rabbi Jehuda ,就開始收集拉比的傳統,寫成米示拿(Mishna),而這米示拿後來又形成權威性的他勒目(Talmud)。(註:有人說,正如基督教有新約聖經,猶太教就有他們的他勒目。換言之,他勒目就是猶太人的「新約聖經」!)

拿撒勒人耶穌就在這樣的大環境下,挑戰/糾正猶太拉比們對律法的認識。進而要這些猶太人悔改,謙卑在神兒子的面前,並接受耶穌就是耶和華神差來的彌賽亞、就是他們的義、就是他們的救恩、就是他們的智慧、就是他們的聖潔。因為羅馬書3:20如此說「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、因行律法、能在神面前稱義。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。」

朋友,你今天要跟隨他勒目,還是跟隨新約聖經?

唐宏階  Daniel Tong September 25, 2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