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:真悔改的本質
第一:知罪
基督治療的第一步是開人的眼(徒 26:18)。浪子的故事 中,浪子悔改最值得注意的是「他醒悟過來」(路 15:17)。他看清楚自己是個罪人,徹頭徹尾的罪人。人歸向基督以先,必須醒悟過來。所羅門論到悔改之道,也以這個為首要條件:「他們看…… 想起罪來,回心轉意」(王上 8:47)。人必先知道自己的罪,知道心靈的頑疾是什麼,然後才會真正謙卑降服。上帝起初最先創造 的是光;同樣,悔改的人最首要的是得光照:「如今在主裡面是光明的」(弗 5:8)。眼睛的功用是視力和流淚,必先看見罪,才會為罪流淚。
因此我認為若不先知罪,人不可能悔改。很多人洞悉他人的錯失,以為自己心地良善,卻完全看不見自己有錯。兩個人同住一 起,同吃同喝,卻互不相識,你說奇怪不?罪人也是這樣。他的身體與靈魂住在一起,一同工作,可是自己竟不認識自己。他不認識自己內心的光景,也不知道自己與地獄同行。人用面紗遮掩了自己 的無知與自我中心,也同樣遮掩了自己看不見的靈魂殘缺。魔鬼像養鷹者待鷹一般待人,用套子封蓋頭部,使他盲目下地獄:「刀必臨到……他的右眼上」(亞 11:17)。人對世上的事看得很透徹, 但心靈的眼卻遲鈍不靈。他看不見罪的醜惡,刀臨到他的右眼。
第二:為罪憂傷
「我要因我的罪憂愁」(詩 38:18)。 安波羅修(Ambrose)說憂愁是靈魂的苦澀。希伯來字「憂愁」,表示「靈魂猶如被釘在木頭上一般」。因此,這節經文實在描繪了真正的悔改:「他們必仰望我,就是他們所扎的,必為我悲哀」(亞 12:10),他們感受到十架的釘子刺透肋旁。人悔改而沒有憂傷,就如女人生產未經疼痛。人未經懷疑便相信,他的信心值得被質疑;同樣,悔改而未經憂傷,他的悔改也值得被懷疑。
殉道者為基督流血,悔改者為罪流淚:「他站在耶穌背後, 挨著他的腳哭」(路7:38)。看這容器怎樣傾倒下來,她心中的憂傷也從眼裡傾流。祭司洗濯用的銅盆(出30:18),正是這樣的雙層洗濯盆:基督寶血的洗濯盆,憑信把我們洗淨;眼淚的洗濯盆,在悔改時把我們沐洗;真正的悔改,必然激動心靈進入憂傷的景況。人能痛哭流涕,要感謝神;雨天是好的,因他知道他不會後悔這悔改。憂傷的餅雖然味苦,卻使心堅強有力(詩 104:15;林後 7:10)。
為罪憂傷不是表面的,乃是聖潔的苦楚,聖經里稱之為破碎的心:「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」(詩 51:17);也是撕裂的心:「你們要撕裂心腸」(珥 2:13)。還有其它字眼:「拍腿嘆息」(耶 31:19),「捶著胸」(路 18:13),「身披麻布」(賽 22:12),「拔了頭髮和鬍鬚」(拉 9:3)。這些都是內心憂傷的外在表現。
這樣的憂傷為的是:
(1) 以基督為至寶。基督對困擾的心靈是何等寶貴的救主!這時,基督真正是基督,憐憫真正是憐憫。人心若未充滿懊悔,就未適合基督進去。試想一個人傷口鮮血湧流之時,最歡迎的就是手術醫生來到!
(2) 把罪驅除。罪帶來憂傷,憂傷卻能鏟除罪。從上帝來 的憂傷是良藥,能把心靈的毒素辟除。有人說葡萄枝 子的蕊汁,可以治療痲瘋病。同樣,悔罪者流的淚 水,也能醫治罪的痲瘋病。咸淚水能殺除良心的害 蟲。
(3) 帶進持久的安慰。「流淚撒種的,必歡呼收割」(詩 126:5)。悔罪者在濕淚中撒種,卻收割美味。悔改 把罪的惡瘤破除,心靈才得以安舒。哈拿痛哭之後離 開,不再憂傷(撒上 1:18)。神因人的罪攪動他的 靈魂,正如天使攪動池子一般(約 5:4),為要叫 人得醫治。不過,不是所有憂傷都印證真正的悔改。真假憂傷的分別, 猶如甜美的春泉與咸澀的海水的分別。使徒說「依著上帝的意思憂愁」(林後 7:9)。
湯姆∙華生 著 趙中輝 譯 Doctrine of Repentance By Thomas Wats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