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要思想路加福音6:17-26,標題是福與禍。如果我們與馬太福音的八福作個比較,路加福音只提及四福,然而,作者路加卻馬上加入四個禍,為什麼呢?這裡要帶出什麼信息?
先從路加福音的序言/引言說起。路加福音第四章,記錄耶穌開始他的事工(public ministry)所作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耶穌在安息日進入會堂,要傳揚神的信息。當人將以賽亞書遞給他時,耶穌卻翻到六十一章ㄧ至二節,他就如此在會眾面前講道,主的靈在我身上,因為他用膏膏我,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;差遣我報告:被擄的得釋放,瞎眼的得看見,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,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。(見路4:18-19)
是的,耶穌來到世界,乃是要傳達福音給貧窮的人。這是他首要任務,也是唯一的任務!我們如何看出來呢?
原來,路加福音第五章,就馬上給我們一個例證。在這裡,耶穌在稅關上看見一個收稅人利未,耶穌就呼召利未來跟從他。隨後,耶穌就來到利未的家,與他一起吃飯。
法利賽人和文士知道了就很不高興、很憤怒,就說,你們為什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喝呢?言下之意,耶穌你應該離開他們遠一點,罪人乃是沒有藥救,乃是被神審判丟棄的人。耶穌卻回答他們說,無病的人用不著醫生;有病的人才用得著。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,乃是召罪人悔改。(路5:27-32)
是的,耶穌降世的目的,就是要拯救罪人悔改。故此,這段 6:17-26 經文,告訴我們,當許多百姓,從猶太全地、耶路撒冷、推羅、西頓聚集要聽耶穌的講道,以及希望疾病得醫治時,耶穌再次重復以賽亞書61:1-2的信息,耶穌說,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!因為神的國是你們的。你們飢餓的人有福了!因為你們將要飽足。你們哀哭的人有福了!因為你們將要喜笑。人為人子恨惡你們,拒絕你們,辱罵你們,棄掉你們的名,以為是惡,你們就有福了!(路加福音6:20-22)
誰是貧窮的?誰是飢餓的?誰是哀哭的?誰是被拒絕的?就是那些真正認識自己屬靈光景的罪人。這是什麼意思?就是那些知道自己並沒有能力完全遵守神的律法、同時沒有晝夜思想神的律法、或者只是挑容易的律法來遵守的罪人。耶穌來了,就是要拯救這些罪人悔改!(參路加福音 18:9-14)
一個問題:當法利賽人和文士誤解/錯認耶穌的事工,他們將會失去什麼?他們會失去宗教地位?會失去世人的崇拜?
我們可以重新回到路加福音第四章,當耶穌進入會堂翻開以賽亞書61章1至2節找到答案。
以賽亞書61章,「1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,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,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,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,報告被擄的得釋放,被囚的出監牢;2 報告耶和華的恩年,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;安慰一切悲哀的人,」
是的,在此以賽亞先知宣告神祝福,即是拯救謙卑人的好消息,但同時,以賽亞先知也宣告,神要對那些無知且傲慢的罪人施行報仇。因為這些罪人從早到晚都與神對抗。
報仇是一個重大的聖經主題之一。很快的,以賽亞先知在63章再次提及。賽 63:1-4,「1 這從以東的波斯拉來,穿紅衣服,裝扮華美,能力廣大,大步行走的是誰呢?就是我,是憑公義說話,以大能施行拯救。2 你的裝扮為何有紅色?你的衣服為何像踹酒榨的呢?3 我獨自踹酒榨;眾民中無一人與我同在。我發怒將他們踹下,發烈怒將他們踐踏。他們的血濺在我衣服上,並且污染了我一切的衣裳。4 因為,報仇之日在我心中;救贖我民之年已經來到。」
這是描述一個君王到戰場上,踐踏擊殺他的敵人,以致鮮血沾滿了他的衣服。這位君王不是紙老虎、不是傀儡、他是一位英勇的戰士。
是的,祝福與咒詛/拯救與報仇,乃是一個銅幣的兩面,缺一不可,並存並重。照樣,當耶穌這位末後的/至大的先知降臨時,他必然帶來拯救之日,同時也帶來報仇之日。
回到前面的問題:當法利賽人和文士誤解/錯認耶穌的事工,他們將會失去什麼?他們會失去宗教地位?會失去世人的崇拜?
失去宗教地位或世人的崇拜,都是小事。然而,他們將失去神的拯救與祝福,他們將要面臨神的審判與災禍,這才是天大地大的事情!
故此,耶穌用審判的語氣宣告說,你們富足的人有禍了!因為你們受過你們的安慰。你們飽足的人有禍了!因為你們將要飢餓。你們喜笑的人有禍了!因為你們將要哀慟哭泣。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,你們就有禍了!因為他們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這樣。(路加福音 6:24-26)
結論/應用:
一、祈求三一真神的聖靈時刻光照我們的生命,讓我們首先認識自己原本是神的敵人,認識我們的本性沒有良善。我們需要這位偉大的醫生耶穌基督,來醫治我們靈魂的疾病,並賜我們一顆新造的心。
二、不要成為懶惰的人。很多人的思維沒有被改變。以為這是恩典的時代,耶穌永遠給人機會,但是,保羅的勸勉乃是,「我們與神同工的,也勸你們不可徒受他的恩典。因為他說:在悅納的時候,我應允了你;在拯救的日子,我搭救了你。看哪,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!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」(哥林多後書 61-2)
三、不要做一個無知的人。不要以為天天捧著聖經、天天查考聖經,就等於是神喜悅的人。耶穌基督的福音,就是祝福與咒詛/拯救與報仇的體現及應驗。參考哥林多後書2:15-16「因為我們在神面前,無論在得救的人身上或滅亡的人身上,都有基督馨香之氣。在這等人,就作了死的香氣叫他死;在那等人,就作了活的香氣叫他活。這事誰能當得起呢?」(參約翰福音5:39-40 法利賽人與文士的例子,他們追求律法的義,卻得不著永生的福分!)
唐宏階 Daniel Tong February 19, 2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