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太福音 04 你們不要論斷人

經文:馬太福音 7:1-6

「1 你們不要論斷人,免得你們被論斷。2 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,也必怎樣被論斷;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,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。」

[一]:耶穌在此教導門徒不可以論斷別人嗎?

不是的。因為耶穌本身也指責法利賽人(參馬太福音23章),而且稍後耶穌給教會在地上有權柄施行判斷(參馬太福音16:19,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,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,在天上也要捆綁;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,在天上也要釋放。)

[二]:這裏的「你們」到底是指誰?

包括門徒、眾人。當然也不排除針對當日猶太教眾領袖,即是文士、長老、祭司長、法利賽人。為什麼呢?

因為這些宗教領袖就是審判官或老師。例子一、  約翰福音 1:19,「猶太人從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約翰那裏,問他說:你是誰」;例子二、約翰福音 8:3,「文士和法利賽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來,叫她站在當中」;例子三、羅馬書 2:17,「你稱為猶太人,又倚靠律法,且指著上帝誇口;既從律法中受了教訓,就曉得上帝的旨意,也能分別是非;又深信自己是給瞎子領路的,是黑暗中人的光,是蠢笨人的師傅,是小孩子的先生,在律法上有知識和真理的模範。你既是教導別人,還不教導自己嗎?」

「3 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,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?4 你自己眼中有樑木,怎能對你弟兄說:『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』呢?5 你這假冒為善的人!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,然後才能看得清楚,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。」

[三]:這三節經文的關鍵問題是什麼?

答案就是假冒為善,也即是,說一套做一套。文士和法利賽人很輕易看見別人眼中的刺(小毛病),但是卻不認為自己有更大的毛病。

換一句話說,法利賽人深深知道小毛病也不能討神的喜悅。故此,耶穌在馬太福音 5:20 「認同」他們一生的努力,因為耶穌告訴眾人說,「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,斷不能進天國。」

然而,問題的根又是什麼?為什麼他們只會糾正弟兄眼中的刺?而不糾正自己眼中的樑木!

從馬太福音23:23-24 可以看出問題的根源。「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!因為你們將薄荷、茴香、芹菜獻上十分之一,那律法上更重的事,就是公義、憐憫、信實,反倒不行了。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;那也是不可不行的。你們這瞎眼領路的,蠓蟲你們就濾出來,駱駝你們倒吞下去。」

原來,這些宗教領袖自以為已經懂得舊約聖經的教導,但是,他們卻偏偏遵守一些表面的要求/外在的行為。那麼律法的要求是什麼?律法背後真正的精神,乃是對人有公義、憐憫、信實。試問,將一切所得的獻上十分之一容易,還是對人有公義憐憫信實容易呢?

原來,法利賽人的罪性促使他們挑選容易的要求/事項來遵守。但是,眾所皆知,律法本身不能降低標準來迎合罪人的選項!

參馬太23:2-4,「文士和法利賽人坐在摩西的位上,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,你們都要謹守遵行。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;因為他們能說,不能行。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,擱在人的肩上,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。

[四]那麼,耶穌為何要說,「6 不要把聖物給狗,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,恐怕牠踐踏了珍珠,轉過來咬你們。」?

原來,拿撒勒人耶穌知道人人都有罪性,故此,基督道成肉身的主要任務,就是要除去人的罪性。(人先有罪性,而後才有罪行。)

稍後,當耶穌拯救稅吏馬太後,就遭受法利賽人的不滿與論斷,耶穌才回答他們說,「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,有病的人才用得著。經上說:『我喜愛憐恤,不喜愛祭祀。』這句話的意思,你們且去揣摩。我來本不是召義人,乃是召罪人。」(馬太福音 9:12-13)

在此,耶穌要求法利賽人去思考,什麼『我喜愛憐恤,不喜愛祭祀。』原來,憐恤和祭祀代表兩個救恩的體制。

舊約時代,以色列人必須透過獻上動物的血,方能罪得赦免。這獻祭的體制,是透過神的僕人摩西在西乃山上設立的。然而,這並不是一個健全完美的體制。因為動物的血並不能真正/徹底除掉人的罪性。

所以,希伯來書教導我們,以色列人即使獻上全世界最美、最肥、毫無瑕疵的羔羊,也不能除掉他們的罪。獻上各類祭物或動物的血,是屬於世人可以做到的範圍。

但是,耶和華神要求的不只是罪惡得赦免,還要求世人在他面前有完全的義。何謂完全的義?就是每天二十四小時,一週七天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除了沒有行黑暗污穢的事,同時更是要有愛鄰居的心,有實際行動去幫助他們。這就是完全的義!

如此一來,舊約時代的祭物體制,就不算健全完美。故此,罪人需要神在這個體制之外,再為我們預備罪人所需要的義。故此,基於神的憐恤,神差遣他的獨生愛子基督彌賽亞,道成肉身,成為最完美無瑕疵的羔羊,背負眾人的罪,同時這位神的兒子,站在末後亞當的地位,代替罪人遵守摩西律法一切的吩咐與要求,以致保羅可以如此說,「但你們得在基督耶穌裏是本乎上帝,上帝又使他成為我們的智慧、公義、聖潔、救贖。如經上所記:誇口的,當指著主誇口。」(見林前 1:30-31)

反思/結論:從古至今,只有兩種救恩的體制/方法,永遠沒有第三個方法讓世人得到救恩。

但是,昔日的猶太宗教領袖,表面上繼續宣講摩西的律法,但是,卻沒有認識律法乃像兇惡的主人,要求僕人晝夜服從遵守,卻沒有給予僕人力量去完成。然而,這些法利賽人卻堅持相信人人可以完全遵守律法的要求。

故此,他們四處努力宣傳猶太教,以致耶穌要指出他們眼中的樑木,耶穌論斷說,「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!因為你們正當人前,把天國的門關了,自己不進去,正要進去的人,你們也不容他們進去。⋯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!因為你們走遍洋海陸地,勾引一個人入教,既入了教,卻使他作地獄之子,比你們還加倍。」(馬太福音23:13)

這是一場無硝煙的戰爭、一場真理的戰爭。於是,耶穌有智慧的教導門徒們說,「6 不要把聖物給狗,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,恐怕牠踐踏了珍珠,轉過來咬你們。」

耶穌所帶來的福音,是本於神的憐恤,對一個蒙恩的罪人來說,就是聖物、就是珍珠。這些宗教領袖的本性不是良善,他們「積極」的要踐踏這珍珠,甚至到了最後,他們要將神的兒子耶穌基督釘死十字架。因為他們不能接受神所賜下的「義者」(參羅馬書1:16-17),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個健康的人,他們不需要靈魂的醫生。

唐宏階  Daniel Tong July 31, 2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