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文:馬太福音 20:1-16
[一]為什麼有這個比喻?
背景是這樣的,馬太福音十九章,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,夫子,我該作甚麼善事,纔能得永生。耶穌對他說,你若要進入永生,就當遵守誡命。就如不可殺人,不可姦淫,不可偷盜,不可作假見證,當孝敬父母。又當愛人如己。
那少年人說,這一切我都遵守了。還缺少甚麼呢?耶穌說,你若願意作完全人,可去變賣你所有的,分給窮人,就必有財寶在天上,你還要來跟從我。
那少年人聽見這話,就憂憂愁愁的走了。因為他的產業很多。耶穌對門徒說,我實在告訴你們,財主進天國是難的。耶穌又告訴他們說,駱駝穿過鍼的眼,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。
[二]如何進天國?
當門徒聽完耶穌的回答,他們都說,那麼,誰能得救呢?耶穌繼續說,在人這是不能的。在神凡事都能。
是的,早期教會Ancient Church 也繼續討論救恩的議題。教會得出兩個結論,第一,救恩是可能的,但是卻非常困難;第二,救恩是不可能的,但是卻非常容易。(註:第一結論是錯誤,正如少年人詢問耶穌要作什麼,才能承受永生。)
耶穌的回答,就是早期教會繼續接納的第二個結論。那就是:按著人的罪性/本性,人必然靠自己的努力進入天國,但是這是不可能的(impossible),然而,如果罪人蒙受了神主動賜給他的恩典,那麼,卻是非常容易。因為,聖靈憑著祂的主權,可以叫一個罪人重生,導致這罪人開始認識/相信這位獨一無二的救贖主。
[三]彼得「進天國」後的疑問
當少年人憂憂愁愁的走了以後,彼得就向耶穌說,看哪,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,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。
在此,彼得將「進天國」與賞賜直接掛鉤。進天國不是為了要得賞賜,進天國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恩典,這恩典就是得著永恆的生命。
耶穌明瞭彼得的弱點,但是耶穌依然給他應許說,你們這跟從我的人,到復興的時候,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,你們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,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。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,或是弟兄,姐妹,父親,母親,兒女,田地的,必要得著百倍,並且承受永生。
同時,耶穌也向彼得提出警告:然而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,在後的將要在前。
[四]第二次警告:一切基於神的主權
於是,耶穌再講一個葡萄園工人的比喻,來向門徒說明,神依然憑著祂的憐憫行事,世人不能用「交換條件」的方式來贏取進天國/得永生的票根。
有一個葡萄園的主人,清早去雇人、進他的葡萄園作工。和工人講定、一天一錢銀子、就打發他們進葡萄園去。
隨後,早上九點,又到市上看見閒站的人。就對他們說,你們也進葡萄園去,所當給的,我必給你們。他們也進去了。
中午以及下午三點,主人又到市上,看見閒站的人,也是這樣行。
最後,下午五點,主人又到市上,看見還有人站在那裏。就問他們說,你們為甚麼整天在這裏閒站呢。他們說,因為沒有人雇我們。他說,你們也進葡萄園去。
在此,注意「沒有人雇我們」這個理由。這些人也許是殘廢、四肢無力的人。所以,一般的園主(老闆)是不會聘請。但是,這位葡萄園的主人卻樂意接納他們。這個主人要他們進葡萄園工作,重點不是要他們貢獻勞力的成績,重點是主人要憐憫他們、幫助他們、賜恩給他們。
到了晚上,園主對管事的說,叫工人都來,給他們工錢,從後來的起,到先來的為止。那五點進園的,得了一錢銀子。
最後,第一批進葡萄園的工人,他們帶著很大的期望來領工資,因為他們看見只做一個小時的工人都領了一錢銀子,那麼,肯定的,他們必然可以領取更多銀子。但結果是,他們也領受了一錢銀子,也沒有多一分錢。
所以,他們開始埋怨主人說,我們整天勞苦受熱,那後來的只做了一小時,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麼。
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說,朋友,我不虧負你。你與我講定的,不是一錢銀子麼。拿你的走罷。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一樣,這是我願意的。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麼。因為我作好人,你就紅了眼麼。
在同一個場景下,這是耶穌第二次教導門徒說,論到誰能得著救恩(得著永生),完全是在乎神主權性的賞賜。祂要憐憫誰,就憐憫誰。當神要使用祂的東西時(祂的恩典),祂不需要經過任何人的意見或同意。
如此一來,之前彼得向耶穌提出的問題,(即是:我們放下一切來跟從你,將有什麼賞賜?)就顯得沒有意義與智慧。為什麼呢?因為身為罪人的彼得,已經得到神的恩典,方能進入天國。這已經是最大的賞賜!何謂最大的賞賜?即是羅馬書 8:32 所說的「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,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麼」
如果一個罪人已經「擁有」神的兒子耶穌基督,那麼,世上還有什麼東西(工資?統治地位?生命?健康?)比擁有神的兒子更加迫切、更加喜樂滿足呢?
故此,葡萄園工人的比喻最後的結論乃是:那在後的將要在前,在前的將要在後了,或是: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!
唐宏階 December 04, 2022